【SMM分析】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开启十年战略合作
2025年2月8日,中国商用车头部企业北汽福田与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十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商用车电动化的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后市场服务及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度合作。
双方计划在前沿技术开发领域实现突破,涵盖纯电动、氢燃料及混动三大技术路线。北汽福田已布局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线(重卡、轻卡、客车等),而宁德时代在商用车动力电池领域连续多年市占率全球第一,其“天行”电池品牌已在物流、公共交通领域广泛应用。合作将整合福田的整车开发能力与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优势,加速高能量密度、长续航电池的落地应用,并探索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
北汽福田提出“海外30·30战略”,目标是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3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30%。宁德时代则可通过此次合作强化其在海外商用车电池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双方计划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联合推广新能源车型,并建立本地化服务体系,以应对欧美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竞争压力。
合作特别强调“整车及动力电池后市场”的布局,包括电池回收、租赁、梯次利用等商业模式创新。此前,双方已合资成立新能源电池租赁公司,试图通过经营性租赁降低用户购车成本,推动电动商用车在物流、城建等场景的普及。
商用车占中国汽车总碳排放量的50%以上,但其电动化率远低于乘用车。此次合作有望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电池成本,同时推动换电、氢能等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发展。例如,北汽福田已在换电重卡领域取得场景化突破,宁德时代则计划通过半固态电池量产进一步解决商用车续航焦虑。 当前,商用车电动化市场呈现“车企+电池商”深度绑定的趋势。比亚迪、一汽解放等企业亦在加速布局,而宁德时代面临比亚迪、孚能科技等对手的挑战。此次合作或倒逼其他企业加快技术迭代与生态合作,形成“技术-场景-服务”的全链条竞争。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但仍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海外市场政策壁垒(如欧盟碳关税、本地化生产要求);二是氢燃料技术路线商业化进程的不确定性。此外,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回收体系不完善可能影响长期成本控制。
北汽福田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若双方能有效整合资源,不仅可巩固国内市场份额,更可能在全球商用车电动化浪潮中占据先机。与此同时,也会通过产业链纵向协同,破解技术、成本与场景落地的多重瓶颈,最终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从“替代选项”升级为“主流选择”。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