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2025上海车展: 智能化 豪华化 电动化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汽车企业参展。与2023年相比,参展新车数量由141款下降至97款,其中新能源车数量为67款,显示出车市步入理性冷静的拐点。众多海外品牌缺席,如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现代、捷豹路虎、斯巴鲁等,预示着中国市场的竞争进入深水区——不进则退。
高压快充与端到端智驾成主战场
1) 兆瓦级快充和+5C~10C电池技术在本届车展集中爆发。
以极氪9X、小鹏鲲鹏架构、比亚迪海豹、理想i8为代表的旗舰车型均搭载900V以上平台,并实现10~15分钟补能能力。这背后不仅是电芯技术的突破,更是整车热管理、BMS策略、电驱与功率电子协同能力的体现。快充能力的普及,直接决定了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体验阈值。
2) 智驾平权、平台平权成为新范式。
智能驾驶进入架构革新时代,特斯拉、理想、小鹏等主打的端到端方案,正在成为当前阶段的最优解。传统意义上10万元以下的车型只具备基础功能,如今比亚迪秦PLUS、小蚂蚁智驾、小鹏MONA等车型已经实现了城市NOA、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背后的核心是视觉+大模型+端到端结构的快速落地,从而压缩了成本模型,打破了“智驾只能高端化”的路径依赖。这是一种真正的下沉式技术革命。整车厂对算力平台(如华为昇腾、英伟达Orin、地平线征程)的适配能力也成为竞争核心。本届车展首次将博世、采埃孚、德赛西威、地平线等零部件企业推向了“技术发布主角”位置。这是车厂与供应链“共研共创”能力的体现。从地平线HSD的城区端到端结构,到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强化学习自演化能力,再到博世全面入局L2++智驾模块化系统,这些Tier1供应商正在形成智能汽车系统设计与控制的技术中枢。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2025年Q1,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份额突破63%,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构成新“四巨头”格局。其中比亚迪Q1销量63.4万辆,同比增长17%;吉利紧随其后,增长高达43%。合资豪华品牌则持续承压——一线豪华品牌(BBA)集体下滑,2025年Q1销量同比降幅达10%~24%,二线品牌普遍腰斩。品牌效应弱化与价格体系坍塌同步发生,自主豪华车(如小米SU7、尊界S800、仰望U8L、极氪9X)凭借智能体验反超传统“身份符号”。仰望U8、极氪009、理想MEGA等车型,不再通过“性价比”挑战豪华,而是通过续航、智驾、性能、充电体验等维度实现对传统豪华的技术压制。
新势力TOP10中,自主品牌占据9席,说明智能化正成为新势力再分化的主引擎。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系品牌的裂变效应,“鸿蒙智行”构建起问界、智界、享界、尚界多品牌矩阵,在智驾能力与座舱体验上迅速建立技术壁垒,其“底盘平台+软件生态”模式正在对整车开发逻辑产生深远影响。
安全红线与市场边界同步重塑
2025年车展上“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进一步提升电池热扩散、快充循环等测试门槛。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立法、保险责任厘清、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等政策提速,有望在未来两年为L2+/L3级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品牌参展情况摘要
自主品牌
• 比亚迪:海豹06 EV/DM-i/旅行版、海狮06 等多款新车,技术全面升级;
• 传祺:向往M8/S9,鸿蒙座舱+乾崑ADS;
• 吉利银河:银河战舰SUV,涉水800mm,支持卫星通信;
• 奇瑞:新一代QQ、小蚂蚁智驾等,强调普及化;
• 捷途:纵横G700混动越野,官方宣称续航达1400km;
• 星途:天玑概念车,续航2000km,10分钟快充。
海外品牌
• 奔驰:CLA纯电,800V平台+L2++;
• 奥迪:Q6L e-tron量产在即,多车搭载华为ADS;
• 凯迪拉克:LYRIQ-V性能SUV、VISTIQ豪华SUV;
• 日产、丰田、大众:重点布局智驾平台、电驱架构;
• 雷克萨斯:发布新ES车型,强化智能配置。
新势力品牌
• 问界、智界、尚界、尊界:构成鸿蒙智行生态矩阵;
• 仰望:U8L行政级SUV,四电机+天神之眼;
• 极氪:9X旗舰MPV,6C快充+千里浩瀚智驾;
• 小米:SU7单车型实现销量突破;
• 零跑:12万级高阶智驾车型B10。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