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站“吃不饱”?如何破解运行难题【SMM分析】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4-01-16 13:17:00
华琳
暂无简介
983
作品

近年来,在地方鼓励和补贴政策带动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不断扩大,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但受氢价高、整车成本贵等影响,加氢站普遍存在在营率偏低情况,导致加氢站“吃不饱”、加氢负荷率逐步降低,甚至被迫停运。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30年到2035年,我国加氢站将超过5000座。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加氢站397座,居世界第一。未来,在加氢站相关政策驱动下,多地将加速布局建设加氢站。面对如此庞大的预期需求,加氢站该如何破解运行难题?

在营率、加氢负荷率不足一半

以广东为例,其加氢站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营率均不足一半,车-站协同问题亟待解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上牌投放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过3000辆,在营车辆低于40%,已建成加氢站50余座,在营站点也低于40%,平均单站加氢负荷率低于40%

多地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在氢能产业先发地尤为突出。氢气过去主要作为化工原料,化工项目一般就近配套制氢装置,就地生产就地利用,行业对氢气储运并不关注。较早开展氢能产业实践的地方,大多是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较好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往往城镇化率较高、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化工园区较少、氢气资源较为匮乏,随着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示范推广规模逐步增大,氢能供应难题逐步显现,车--气协同问题日益突出。

氢气“加一枪就亏一枪”

氢气价格高是造成加氢站在营率、加氢负荷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氢价高将导致车辆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相比于同类型的纯电动或燃油车缺乏经济优势,氢能车辆经营主体压力大,只能通过降低车辆运营率或停运减少亏损。

理想情况下,廉价的绿电可以制出便宜的氢源,但未来短时间内,工业副产氢和天然气重整制氢仍将是加氢站的主流氢源。国家规定的35块钱/公斤枪口端氢气价格,对于目前国内情况来说还需要考虑因地制宜,有合适便宜氢源供给,配合产业园区氢能车使用,可以达到一个区域性盈利,据了解某项目盈亏线可以到33块钱/公斤,若附近无合适氢源,高昂的运费,以及低使用率,使得多数加氢站加一枪亏一枪。

需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未来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氢能供应网络体系的完善应受到行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王子缘认为,在政府层面,要因地制宜,结合各自区域的应用场景特点,合理规划加氢基础设施网点,支持利用现有土地建设油气氢电等综合能源补给站点。同时,结合交通运输线路,探索有条件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建设氢走廊,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跨区域车辆应用场景打造保驾护航,并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多元化氢能储运关键技术试点示范,以示范促进技术不断进步,推动规模化应用。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至今,不应再仅仅停留于科研示范,而要建立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从顶层设计考虑,建立一个燃料电池汽车长效运营机制,同时调整氢气的价格补贴标准或补贴年限,让加氢站看到产业发展前景,提高运营信心。

预览
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