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14种储氢模式对比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4-07-12 10:55:00
Xiaolei Liu
暂无简介
501
作品

SMM 7月12日讯:氢气储存是实现许多国家脱碳战略的关键[1][2]。常见的氢气储存方式包括:
[3][4] 压缩气态氢: 以高压(350-700 bar)储存气态氢,压缩需要耗费6 kWh/kg 的能量,体积密度为42 kg/m3。适用于氢燃料电池车和氢内燃机车,加注时间短于3分钟。

[5][6] 液化氢: 液态氢的体积密度为70.8 kg/m3,但液化需要10-13 kWh/kg 的能量,且存在氢气泄漏的问题。

[7][8] 合成燃料: 利用绿色氢气和捕获的碳制造合成燃料(如甲烷、汽油或柴油)。优点是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但成本高且需要碳管理。

[9][10] 压缩和液化合成天然气(SNG): 利用绿色氢气和二氧化碳制造甲烷,但需要高温高压,能耗和成本较高。

[11][12][13][14] 氨: 氨的体积密度和质量含氢量都很高,且无需碳管理。但需要能耗较高的脱氢过程。

[15][16][17] 甲醇: 甲醇的体积密度和质量含氢量较高,且无需额外能源即可保持液态。但同样需要能耗较高的脱氢过程。

[18][19] 甲酸和异-丙-chun: 也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和质量含氢量,但需要碳管理。

[20][21][22] 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s): 可通过化学反应吸收和释放氢气,但质量含氢量较低。

[23][24][25] 金属氢化物: 具有最高的体积密度,但质量含氢量较低,且需要特定温压条件。

[26] 碳基孔隙材料: 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有潜在的商业化应用。

[27] MOF孔隙材料: 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隙,质量含氢量可达10%。

[28][29] Hydrilyte®: 一种由金属氢化物颗粒悬浮在矿物油中的物质,易于生产和运输,不需要催化剂。

[30][31] Vallourec的Delphy方案: 利用地下管道储存压缩氢气,可储存1-100吨。

[32][33] 天然氢: 天然地质储存的氢气,可能成为一种低成本的储氢解决方案。

总之,这些不同的储氢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案。

原文链接:https://media.licdn.com/dms/document/media/D561FAQF9BbM1qEFcug/feedshare-document-pdf-analyzed/0/1720694850144?e=1721865600&v=beta&t=KUgHB7_4VvE7_EcopUhvI6gziVIXP5emGBQF5e5YYkw

预览
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