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帝国到全球绿氢枢纽的战略转型—中东氢能战略解析【SMM分析】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5-07-29 20:30:00
史鑫-行业研究
史鑫-行业研究
访问TA的主页
暂无简介
537
作品

一、转型动因:能源安全与经济多元化的双重驱动​

中东国家发展氢能的根本动力源于​​能源结构转型的紧迫性​​与​​经济去石油化​​的战略需求。据标普全球数据,中东地区原油日产量占全球32%,但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传统油气需求峰值预计在2030年前到来。沙特、阿联酋等国通过“​​石油资本反哺绿氢​​”模式,投入超1800亿美元布局氢能产业链:

  • ​​沙特“2030愿景”​​:规划400万吨/年氢产能,投资84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绿氢工厂NEOM(2026年投产,日产600吨);
  • ​​阿联酋国家氢能战略​​:目标2031年绿氢产能50万吨/年,蓝氢40万吨/年,建成中东首个一体化加氢站网络;
  • ​​阿曼绿色氢战略​​:计划2050年氢产量850万吨,打造全球最大绿氢出口基地

 

二、资源与成本:中东氢能的核心竞争力​

中东地区凭借​​先天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复用​​优势,成为全球最低成本氢产地:

​​成本构成​​ 中东地区 欧洲/东亚
​​绿氢制取成本​​ 1.0~2.16美元/kg 2.27~2.83美元/kg
​​蓝氢制取成本​​ 1.34~1.8美元/kg 1.5~2.6美元/kg
​​海运成本(至欧洲)​​ 0.84~1.30美元/kg 本地运输溢价30%+

优势解析​​:

  1. ​​风光资源垄断​​:光伏发电成本低至10美元/兆瓦时,风电装机潜力超75亿千瓦;
  2. ​​蓝氢成本壁垒​​:沙特Jafurah气田天然气价仅1.25美元/Mmbtu,结合碳捕集技术(CCS)实现蓝氢平价;
  3. ​​基础设施复用​​:改造现有油气管道可降低氢运输成本0.4~0.5美元/kg(如欧洲SoutH2氢走廊计划)

三、技术路线与产业生态:蓝绿并举的差异化战略​

中东各国根据资源特点选择​​蓝氢过渡​​与​​绿氢主导​​的双轨路径:

  • ​​沙特“蓝氢锁定”模式​​:
    依托全球最大天然气田Jafurah(储量200万亿立方英尺),投资1100亿美元开发蓝氢,结合LOHC液态储运技术降低成本至1.8美元/kg

  • ​​阿曼“绿氢出口枢纽”模式​​:
    在杜库姆经济区建设25GW风光制氢基地,配套氨转化设施,2030年绿氨产能达1000万吨/年,供应日韩市场

  • ​​阿联酋“技术标准引领”模式​​:
    联合西门子在马斯达尔城建立氢能认证中心,主导绿氢ISO国际标准,推动氢衍生品(绿色航空煤油、低碳钢)贸易

 

四、地缘政治重构:氢贸易驱动新型能源秩序​

中东正通过氢能出口重塑全球能源权力结构:

  • ​​欧洲市场依赖度提升​​:德国H2Global基金与埃及签署39.7万吨绿氨订单(2027年交付);
  • ​​亚洲氢走廊形成​​:日本三井、韩国浦项锁定中东蓝氨长期供应,占进口总量60%;
  • ​​货币结算多元化​​:中沙500亿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氢贸易结算(2030年占比或达12%)
  •  

五、挑战与前景:沙暴中的绿洲​​

尽管前景广阔,中东氢能仍面临三重挑战:

  1. ​​技术适配性​​:沙漠高温(50℃+)与沙尘暴降低电解槽效率,需开发耐候型设备;
  2. ​​民用市场滞后​​:传统能源补贴导致绿氢终端接受度低,交通领域渗透率不足5%;
  3. ​​地缘政治风险​​:区域冲突可能中断项目进度(如红海航道安全影响NEOM工厂)。

​​产业前景​​:据标普预测,2030年中东氢产能将达68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40%;2040年出口量跃升至2400万吨,成为第一大氢出口区

六、中国角色:设备出海与标准共建​​

中国氢能企业凭借​​技术性价比​​与​​EPC总包能力​​深度参与中东市场:

  • ​​设备出口​​:英特利中标中东23MW电解槽项目,中集安瑞科供应2953m³氢储罐;
  • ​​联合开发​​:晶科能源与沙特合资10GW光伏制氢基地,国富氢能在阿布扎比建氢能装备厂;
  • ​​标准协同​​:中关村氢能联盟与迪拜共建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电解槽标准中东落地

 

展望:氢能重塑中东的全球角色​​

中东正从“石油心脏”向“​​氢能超级供应商​​”蜕变。沙特PIF追加100亿美元成立Energy Solutions公司,标志着资本对绿氢的长期押注。随着2030年NEOM工厂投产、阿曼氢港启运,中东将主导全球氢贸易定价权,并为中国技术出海提供万亿级蓝海市场

 

预览
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