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简析【SMM分析】
一、基本概念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单体E和醋酸乙烯单体VA共聚而成,英文化学名称为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简称EVA。VA含量不同决定了EVA粒子性能的不同,VA含量越高越柔软,通常情况下,VA含量在5%-40%为固态EVA树脂,40%-80%为固态EVA橡胶,70%-95%为EVA乳液。
二、生产工艺
EVA粒子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流程,首先将乙烯单体、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调节剂加入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加入引发剂促进聚合反应,然后经过分离、挤出、造粒、干燥,最后得到EVA粒子。目前主流的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二者生产流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管式法的装置结构相对简单,维修更为方便,生产成本更低,釜式法的结构相对复杂,安装成本和维修成本相对于管式法更高,管式法单套规模通常在20-30万吨,釜式法规模多为10万吨。
三、产业链上下游组成
EVA粒子上游主要原料为乙烯和醋酸乙烯,根据性质的不同,EVA粒子被应用于光伏、线缆、发泡、涂覆、热熔胶等领域。
从上游来看,EVA粒子价格受乙烯和醋酸乙烯价格影响较大,乙烯作为重要的原料,对EVA成本影响较大,乙烯的生产与制备通产采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由于石油化工更为常用,所以乙烯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通常而言,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乙烯价格上涨,EVA原料成本上升从而推动EVA价格上行。从下游应用来看,EVA粒子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泡、线缆、涂覆、热熔胶等领域,其中光伏、发泡、线缆需求占比较大。
1.光伏
光伏级EVA的VA含量通常在28%-33%,用于生产光伏胶膜,光伏胶膜作为组件的封装环节,是光伏组件的重要辅材之一,用于粘结玻璃/背板与电池片。一般而言,光伏料从施工到下游胶膜企业导入使用预计需要四年,投产后需先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转产低端EVA,最后才能正常转产到光伏料。
2.发泡
发泡级EVA具有减震、隔音、弹性好等优良特性,通常应用于鞋材、隔音材料、体操垫等,其中鞋材占比较大,我国鞋材需求多集中于广东、福建、浙江温州等地。
3.线缆
线缆级EVA与通信网络和计算领域息息相关,出于对安全系数的考虑,阻燃型电缆线需求上行,在电缆的填充材料中通常会采用氢氧化物作为主要的阻燃材料,再增加其他的阻燃剂以提高阻燃性。
另外,根据EVA性质和工艺上差异,又被分为不同规格和牌号,牌号是指产品的命名,规格是指产品组成的差异。不同石化企业的命名各部不相同,但又存在一定规律:(1)通常而言,牌号与规格存在一定相关性,规格通常指醋酸乙烯VA含量和熔指MI,熔指是指熔体的流通速率,部分石化企业会根据VA与MI对产品进行命名,如V2825是指VA含量为28%,MI为25g/10min的EVA。(2)牌号中V通常指管式法生产的EVA,U通常代表釜式法,如V2825是指管式法生产,UE2806则代表釜式法生产(3)牌号中S通常指光伏料、M常代表软料、J常代表硬料,如V6110S代表光伏料、V6110M代表软料、V5110J则代表硬料。
四、供需格局与未来趋势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近年来,国内产能迅速扩张,截至2025年,国内在产产能达300万吨,国内规划产能预计突破600万吨,由于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应过剩,EVA供需格局将逐渐转为供过于求,供需逐渐错配。
从远期来看,需求端光伏行业仍为核心增长点,但随着国内POE产能的迅速扩张,供需格局转为宽松,POE价格逐渐下行,与EVA价差逐渐收窄,POE胶膜性能优于EVA胶膜,或对EVA形成替代,POE替代压力逐渐显现。总的来看,未来EVA市场光伏行业长期需求支撑尚在,但POE替代风险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