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2024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305万千瓦,已投运装机超4400万千瓦!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4-08-01 14:28:00
张浩瀚
暂无简介
42
作品
【SMM分析】2024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其中,2024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305万千瓦/3219万千瓦时,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

2024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一、关于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新增装机1305万千瓦/3219万千瓦时,分别增长41.57%/48.14%。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中国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27.3%,华北地区27.2%,华中地区15.3%,南方地区15.2%,华东地区14.6%,东北地区0.4%。从技术路线看,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产,构网型储能探索运用,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0%,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二、新型储能调度运用不断增强,调节作用逐步显现

今年4月,中国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促进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

2024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在市场运行较为成熟的山东、甘肃等地区,新型储能调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

三、新型储能发展迅猛,为新能源行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实现了显著的增长,累计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西北和华北地区的装机占比超过50%,显示出地区能源结构和地理条件对储能发展的推动作用。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的主导地位,以及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的逐步投产,为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如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国家能源局的政策推动,特别是《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的发布,优化了储能的并网接入和调度运用,显著提高了新型储能的等效利用小时数和充放电次数。在市场成熟度较高的地区,如山东、甘肃,新型储能的调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据SMM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系统的季度出货量77.59GWh,同比增加15.19%,中国新型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为新能源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储能技术未来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夏阳021-51666954

预览
公司声明: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 如需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上海有色网提供的信息旨在为客户决策提供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上海有色网转发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作为上海有色网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021-3133 0333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