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H1储能电芯市场回顾:价格不跌了,产能拉满了!日子是不是真的好起来了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行业受“531”并网、90天关税窗口期及欧洲停电事件叠加驱动,整体开工率超往年水平,但结构性分化格局显著。价格经历前期激烈竞争后,在供需偏紧支撑下虽阶段性上扬,然后续上行动能显不足。
拆分上半年产量情况来看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储能需求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1月及2月的开工率均超过50%。受2024年底并网冲刺结束及春节假期影响,2月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国内市场阶段性走弱;然而"136号文"取消强配储能政策引发新能源开发商的时间焦虑,部分增量项目为了避免复杂的收益计算以及市场化竞价的不确定性提前布局,推动3月起电芯企业生产节奏加速。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大选导致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延续,促使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维持2024年底抢装态势;同时中东地区在可再生能源目标驱动下涌现超10GWh订单,中国电芯厂商积极出海布局,双重因素共同拉动电芯产量上行。综合国内外动因,一季度国内储能市场整体表现超季节规律。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储能需求呈现先扬后抑再扬态势,4月至5月中上旬,"531并网"节点驱动终端集中并网,储能订单集中放量推动电芯厂加速生产交付;而5月中下旬至6月随并网窗口关闭,订单量锐减致6月招标显著回落,但区域补贴政策及时接续支撑,维系工商业储能需求韧性。海外市场多重动能交织:美国关税政策剧烈波动,其对等税率由34%连续跳涨至125%,严重压制4月至5月上旬对美出口,市场陷入静默期;待税率回调至10%后开启90天窗口期,触发5月中下旬以来的抢出口潮,成为季度核心支撑。同步释放的增量来自澳大利亚——23亿澳元户储补贴将于7月1日实施推动市场表现亮眼,以及欧洲——经历前期去库周期叠加西班牙大规模停电事件催化,户储订单显著回升刺激终端安装需求释放。综上,国内外因素协同驱动第二季度储能需求维持高景气度。
2025年H1储能电芯价格回顾及后续展望
2025年储能电芯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2024年明显趋缓。自2024年底价格触达底部以来,上半年国内市场"价格战"现象有所延续,并已蔓延至海外中东市场,低价换市场这种形式仍然存在,虽然该类方式对于企业输血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仍然在部分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进入6月份后受需求强势拉动,电芯价格整体呈现止跌企稳态势。截至7月18日,314A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平均价格较年初仅微降0.33%,280Ah电芯价格经历阶段性调整后已回升至年初水平,而100Ah与50A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则分别显著上涨4.08%和0.74%。
分产品类型看,2025年314Ah电芯已完成全面产能切换,其国内市占率突破70%。规模化生产显著摊薄成本,叠加海外订单激增与"531并网"节点驱动的抢装需求集中释放,整体形成供略大于求的格局,推动314Ah电芯价格仅现小幅下降。而280Ah电芯当前主销注重安全性的欧洲及澳洲市场(该区域市占率超50%),因供需平衡稳定,对整体价格拉动有限。成本端虽受碳酸锂持续走低影响,理论成本下行,但降本未能有效传导至终端售价,原材料对价格变动的边际影响逐步减弱——上半年大储价格波动的核心驱动因素仍为供需关系动态。小容量电芯价格上涨主要由两大因素驱动:一是海外户储需求爆发——澳大利亚23亿澳元户储补贴政策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叠加欧洲及新兴市场持续放量;二是产能刚性约束——小储产线在总产能中占比偏低、规格切换成本高,厂商缺乏短期转产动力,供需偏紧格局支撑价格上行。
展望未来,当前供需偏紧格局下,6月底起部分企业零单报价显现上涨趋势(普遍涨幅在5厘以内)。据调研显示,一二线企业大储订单排产已排至9月,需求持续支撑或延续零单涨价情绪;然而下游部分集成厂商采购意愿偏弱,除前期长单履约外,对高价零单仅维持刚需采购。成本端,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抬升,截至7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指数达70,550点。企业反馈表明,碳酸锂每上涨10,000点约带动电芯价格波动2-3厘,短期对电芯形成价格支撑。但长期看,本轮碳酸锂上涨多受情绪炒作驱动,缺乏基本面持续支撑,预计8月后电芯价格将经历窄幅回调后趋稳。
分市场来看:
中国:“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初期引发市场对电网侧需求的担忧,但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与区域补贴政策及时接棒,下半年储能电芯需求预计保持稳定。但国内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机制对系统集成能力与成本管控提出更高要求,技术领先企业将成为需求增量的主要承接主体。长期来看,市场对于独立储能电站的运营模式仍然在摸索阶段,其盈利手段多样化不仅只有峰谷套利这一种,包括容量租赁、容量补贴、市场交易、调峰调频等,而容量租赁实际价格和期限未达指导价,对投资方不利;容量补贴因省而异;市场交易套利受电力市场活跃度和交易对手限制;调峰调频调度权限在电网,不确定性大。下游业主端还保持谨慎的态度。
美国:短期来看,国内电芯企业对关税再谈判持乐观态度,但需求核心变量仍为《大而美法案》,法案虽终止光伏ITC/PTC税收抵免,却同步放宽储能ITC补贴限制——满足"外国限制实体"成本占比要求即可获补贴(退坡节奏与IRA法案一致),因此8.18具体细则的颁布是影响后续美国需求的关键节点,长期来看下半年美国需求预计继续提供增量支持。因此,2025年抢装透支增长动能后,2026年增速回落压力进一步加剧,产能布局需向非补贴依赖型场景倾斜。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 021-51595898
李亦沙 021-5166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