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当光伏遇上储能,电网的“瓶颈”才有解法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5-09-30 14:14:00
张浩瀚
暂无简介
95
作品
【SMM分析】近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立场文件中认为,世界正处在能源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太阳能和储能的快速发展原本有望推动能源体系加速去碳化,但现实中,百年未有大改造的电网基础设施和过时的市场规则,正成为限制清洁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近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立场文件中认为,世界正处在能源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太阳能和储能的快速发展原本有望推动能源体系加速去碳化,但现实中,百年未有大改造的电网基础设施和过时的市场规则,正成为限制清洁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过去十年里,光伏和储能的成本一路下探,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能源技术。中国市场上,光伏组件价格已经在0.7元/W左右,储能电池得价格也逐步探底,在0.3元/Wh附近。

SMM光伏组件价格


SMM储能电池价格

然而,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顺利落地。在欧洲,光伏出力集中的中午时段电价屡屡跌入负值,投资回报因此被压缩;在亚洲,拥塞和弃光成为常态,日本、越南等市场都有大量新建电站无法接入电网。与此同时,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虽然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却也引入了新的风险——黑客攻击、系统漏洞等网络安全问题,让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面临新的挑战。

GSC在文件中强调,光伏与储能的结合正在逐渐展现出“破局者”的角色。短时电池能够将午间的多余电力转移到傍晚高峰,不仅缓解了臭名昭著的“鸭子曲线”,也提升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放眼全球,多个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趋势。马来西亚沙巴州正在建设400MWh的储能项目,以增强脆弱电网的稳定性;乌拉圭依靠跨境互联和战略性投资,几乎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而在尼日利亚,分布式光储系统正逐步取代数千万台柴油机,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经济、更清洁的能源。

这些案例并不仅仅是技术应用的展示,更是能源格局变化的缩影。随着光伏和储能成为全球电力系统中的主角,传统依赖集中式电厂和自上而下调度的电网模式正在被重新定义。GSC特别指出,未来电网必须更加去中心化、数字化,并逐步形成自下而上的能量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储能不再是附属角色,而是维系新型电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支柱。

文件最终认为:谁能率先推动电网升级与市场改革,谁就能在未来能源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不仅关乎清洁能源的装机规模,更关系到能源安全、价格稳定乃至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换句话说,能源转型已不只是环境议题,而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核心变量。

GSC在文件中提到:“太阳能和储能的结合,已经不再是未来的畅想,而是现实中的必然选择。”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着手制定储能目标、推进跨境互联并尝试新的市场设计,可以预见,一个更加灵活、稳定且清洁的电力系统正在成形。真正的挑战在于,这一进程能否快到足以匹配全球日益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

原文链接:Grid&Storage Position Paper

 

 

预览
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