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印度市场短期激增:ALMM政策下的进口高峰能否持续?

来源:SMM发布时间:2025-09-25 20:24:00
蒋辰怡
暂无简介
21
作品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8月中国光伏电池出口量约12GW,环比增长36%。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土耳其(+451%)和印尼(+39%),而对印度出口在7月高增长基础上保持稳定。其余增幅显著的地区包括新加坡(+201%)、马来西亚(+1745%)、美国(+51%)、菲律宾(+141%)、伊朗(+1535%)、南非(+375%)和克罗地亚(+48857%)。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8月中国光伏电池出口量约12GW,环比增长36%。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土耳其(+451%)和印尼(+39%),而对印度出口在7月高增长基础上保持稳定。其余增幅显著的地区包括新加坡(+201%)、马来西亚(+1745%)、美国(+51%)、菲律宾(+141%)、伊朗(+1535%)、南非(+375%)和克罗地亚(+48857%)。

 

土耳其与印尼的增长主要受政策推动,但前者因电池进口税已于9月17日落地,后续增长持续性有限;后者增量多来自转口贸易。因此,本文重点围绕印度ALMM政策展开分析。

2025年7月底,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更新了《批准型号与制造商名录》(ALMM),主要调整包括:

1. 发布电池清单(ALMM-List)并设定强制时间表:自2025年9月1日起,政府项目必须使用列入清单的电池;并维持2026年6月1日起所有新并网项目须采用ALMM清单内电池的规定。

2. 建立多清单分阶段机制:ALMM目前已涵盖组件与电池清单,未来若本土产能达标,还将纳入硅片清单,体现其供应链本土化逐步向上游延伸的路径。

solarclap.com/mnre-approved-almm-solar-list/#google_vignette

政策发布后迅速引发市场抢跑效应。由于2026年6月为硬性截止节点,项目方为规避合规风险,纷纷提前锁定电池资源。印度本土电池产能目前仍无法满足需求,且成本高于进口产品,导致组件厂继续依赖中国电池。据MERCOM数据,2025年二季度印度进口光伏产品中电池占比达72%,凸显其对外依赖度。部分贸易商也通过调整物流路径、经东南亚中转等方式降低关税与合规风险,进一步推高短期进口量。

为应对政策窗口,Adani、Reliance、Tata、Waaree等印度企业虽已宣布扩建电池产能并引入TOPCon等先进技术,但在本土产能规模化前,仍大量采购中国电池以控制项目成本。部分开发商则加速项目推进,力争在政策窗口期内完成并网。预计此次进口高峰将延续至2026年第一季度,并分为三个阶段:

  • 阶段一(2025年8–12月):前置采购与囤货为主,进口量波动较大;
  • 阶段二(2026年1–3月):进口维持高位,印度本土产能逐步试产爬坡;
  • 阶段三(2026年4–6月):如本土产能顺利释放,进口将显著回落;若供给不及,可能出现政策执行摩擦或临时豁免。

短期来看,基于印度2025-2026年年均新增装机目标和清单中披露的本土电池产能数据,测算出ALMM政策为中国电池企业带来约16–18GW的出口增长。长期而言,2026年6月后印度市场将进入“国产化主导”新阶段,中国对印电池出口规模预计将大幅收缩。

 

预览
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授权请联系021-3133 0333。上海有色网保留追究侵权及不当引用的权利。本原创信息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上海有色网无关。